
筆記
2025 Mar 04 ▪其他
在畫畫課堂上,示範是一種必然。無論是線條的流動、筆觸的鋪陳,還是色彩的堆疊,每一次示範都像是在畫紙上譜寫一場即興演出。然而,這些演出往往只是片斷,單獨分開是難以成為完整的畫作,但每一個段落卻蘊藏著獨特的美感,一條靈動的弧線、一抹意外卻驚艷的色彩、一筆灑脫的揮灑,這些瞬間的呈現,往往比完整的作品更具韻味。
這讓我開始思考,所謂的「示範」是否不只是傳授技法,而是一種與創作進行靈性對話的方式?這些零碎的筆觸,雖然未必能成就一幅完整畫作,卻能激發學生對筆墨的感知,讓他們在觀察與學習中,能夠體會繪畫的靈魂。正如每個藝術家都曾經歷過的修煉過程——創作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透過一次次的嘗試與探索,在錯誤與偶然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風格。
每一筆,每一道線條,都是藝術修煉的痕跡。我們在畫布上留下的不只是顏料,還有我們當下的情緒、感悟與理解。如何讓這些痕跡變得美麗?如何讓筆觸充滿生命力?這些問題,正是藝術創作最迷人的地方。因為,真正的畫作不只是技術的展現,更是心境的體現。
每個動作都刻畫出內心的思考,而這些思考,最終會成為我們獨一無二的藝術語言。
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