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圖要畫滿嗎?
2025 Jul 05 ▪速寫
內容目錄
圖要畫滿嗎?
首先我們需要這麼來看為畫面上色(畫畫)這件事。我們在畫面上每添加一筆,就是覆蓋掉原來畫面上的白色一筆,因此,整個畫畫的過程可以算是把畫面變得失去白色的過程,所以理論上來說,畫得越多圖就越髒(特別是水彩),因此每一筆其實都應該斤斤計較,至於要不要全部都塗滿,可能也應當琢磨。
紙張上的白色
紙張上的白色是畫面中最自然的白,在這個認知下我非常珍惜它,並且幾乎所有畫面上的反光,全部都是以留白的方式處理,而如此做出的效果比事後加白色覆蓋,大概要自然一百倍,也比使用留白膠要來得更方便。至於畫面的白邊,我認為是應該保留的,我都是邊畫邊保留,在作畫過程中有如一個追求黑白面積平衡的遊戲,結果通常都是充滿趣味的,目前坊間也有同好以紙膠帶遮蓋,以得到一個明顯的白邊,我認為效果也是異曲同工,都是值得參考的做法。
白色是實還是虛
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白色是空白,上了色的則是實相;然而,白色其實也是一種充滿萬種可能的堅實存在,其存在感並不低於著色的部分,這個感受各位可以參考一下這張畫門框外的留白,那白色其實堅實如牆,存在如真,而神奇的是畫家在這個區域一筆也沒畫,純粹就是依靠布簾內的複雜景物,對比出布簾外無限真實的存在。所以,這種虛實效果的追求,是畫家不能放棄的精巧視覺遊戲。留白與視覺壓迫感的釋放
將畫面畫滿肯定是製造了一個壓力十足的視覺效果,我們會說把畫畫悶了,這多少回應了先前提到的把畫面的白色填滿的疑慮,因此,我們如果把上色的過程,看作是壓力(上色)與釋放(留白)兩者之間的角力過程,那這個繪畫過程就會像是下一盤圍棋一樣地充滿抽象思維的挑戰,簡單說,就是以抽象的視覺觀點,來安排整體的畫面的虛實結構。說來畫畫從來就不是一件無腦的事,就像是留白不留白,這是永遠都需要去推敲的一個命題,你永遠都要動腦筋,即便是在即興的過程中,潛意識也扮演了一個主導的角色,不過我們的這個話題看來也是要在這裡來一個留白,以免累積過多思考上的壓力了。
圖為永康街的老餅店“宜德和志”。

0則留言